【苏州城市管理5月18日讯】5月18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在这个充满爱与关怀的日子里,苏州市为残疾人车主送上了一份特别的“出行大礼包”。市城管局携手市残联、苏数科集团、交投集团,在停车“通停通付”服务应用中精心打造的“残疾人认证”模块,于5月16日在苏州城市服务总入口“苏周到App”和停车“通停通付”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让残疾人车主的出行之路变得更加便捷与顺畅。
曾经,残疾人车主在驾车出行停车时,想要享受停车优惠,只能线下联系车场管理人员。这一过程不仅手续繁琐,还常常因沟通不畅而让人感到不便。然而,如今这一切都在悄然改变。有了“残疾人认证”模块后,只需简单几步线上认证,残疾人车主即可在全市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公共停车场点出场时,自动享受优惠政策。
此前,苏州市已先后在吴江区、昆山市两地的县级市(区)级平台上,试点运行残疾人优惠线上模块。试点期间,累计申请车主超800名,优惠停放车辆近5.8万车次,试点运行反响良好。徐先生是第一位在线上申请注册认证残疾车辆的用户。他因伤残出行不便,日常出行主要依靠代步车。长年累月,停车费对他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得知推出残疾人优惠停车政策后,他第一时间提交了申请。从线上提交残疾人证、驾驶证、车辆信息等相关材料到审核通过,整个流程便捷高效,让他十分惊喜。徐先生感慨地说:“申请以来,停车开支很少,实实在在减轻了我的经济负担,更是让我感受到了社会对残疾人的尊重与关怀。”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这项政策和服务的感激与认可。
根据苏州市发改委《关于贯彻落实<江苏省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件要求,持有残疾人证且由本人合法驾驶的汽车在道路停车泊位和实行政府指导价的公共停车设施停车2小时以内(含)免费。该优惠政策自2024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执行范围为苏州市区,各市(县)可参照执行。现在这一政策在停车“通停通付”技术加持下,残疾人车主通过线上认证和自动计费系统,能够更加便捷的享受停车优惠。
去年,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推进全市停车“一个平台,通停通付”工作方案》,按照“1+10+N”的架构,制定全市统一的系统对接规范和数据格式标准,完成市级停车平台建设。于2024年7月18日,平台通过“苏周到—无感停车”正式上线运行,具有无感支付、账单查询、停车导航功能。本次联合研发的“残疾人认证”模块,是市城管局于2025年初协调各县市(区)停车管理部门与停车运营公司共同开发的成果。经过近半年的开发、调试、实测等环节,并整合前期试点实际应用情况,模块不断优化完善,最终呈现在市民面前。未来,苏州市将继续努力,推出更多贴心的政策,让残疾人的生活更加便利,共创更加美好的出行体验。
残疾人优惠政策执行流程图
1、车主通过苏周到App、停车“通停通付”微信小程序进行残疾人认证材料填写。
2、平台运营部门1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审核。
3、车场系统每天定时同步平台审核通过的残疾人车辆信息。
4、已认证车主进入符合条件的车场,按照《关于贯彻落实<江苏省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政策进行停车费相应减免。
残疾人认证操作教程
1.打开苏周到App点击“无感停车”模块或微信小程序进入应用。
2.进入无感停车后,初次使用需要通过我的车辆 → 添加车牌 → 输入车牌号 → 选择签约注册绑定车牌。
3.返回首页面,点击残疾人认证模块,进入申请记录页面。点击“新增残疾人车认证”按钮,进入资料填写页面。
4.进入申请资料填写页面后,填写残疾人车认证相关资料,*号内容必须填写(需要提供五张证明照片:本人残疾人证、本人驾驶证主页和副页、行驶证主页和副页),填写完成后点击按钮提交审核。
5.申请记录页面可以查看当前申请状态,认证中、认证成功或认证失败,若认证失败,备注会显示失败原因,可根据原因重新递交资料。若撤回申请,点击“删除”按钮。(备注:提交成功后,需要等待后台审核证件的有效性,审核时间为1个工作日内,请车主关注审核进度,审核通过后次日生效。)
6.点击优惠停车场清单,可以查看支持优惠的停车场信息。
■编辑JR
相关新闻:苏州市停车通停通付服务新功能助力提升城市温度与效率
【苏数科集团6月6日讯】为持续深化数字赋能,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精神,致力于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舒适的出行服务,苏州数智科技集团子企业苏州智能交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能交通公司”)打造的“通停通付”平台迎来功能创新。平台新增“残疾人认证”和“假期内部停车资源对外开放一张图”两大功能模块,使得便民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刻画了国有企业将技术精度转化为政策温度的生动实践,形成城市公共服务从“能办”到“慧办”的质变跨越。
01科技向善:助残服务进入“无感时代”
作为全国首批实现市级全域停车数据互联的城市,在市城管局、市残联的指导下,“通停通付”平台在今年全国助残日实现服务升级。服务应用中“残疾人认证”模块的正式上线,标志着政策关怀与技术赋能的深度融合。通过“线上认证—数据跑路—自动优惠”的全链条服务闭环,残疾人车主只需通过几步线上操作完成身份认证,即可在全市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公共停车场点“无感享受”停车优惠政策,解决了以往残疾人享受停车优惠时流程繁杂、办事不畅的痛点,让技术的温度切实转化为残疾人朋友的出行便利。目前,该程序已于全国助残日当天正式在“苏周到APP”和微信小程序上线运行,为残疾人车主送上一份暖心的“出行礼包”,将数据链路转化为残疾人车主方向盘上的真实温度。
02节假日停车革命:激活城市毛细血管
当节假日自驾出行高峰逼近,为有效缓解假日旅游停车压力,提升外地游客来苏旅游体验感,“通停通付”平台创新推出“全城停车资源一张图”系统,在春节、“五一”、端午等法定节假日前上线。平台向游客和市民免费开放内部停车场,并助力发布全市共享停车资源信息,将分散的城市空间转化为可计算的停车矩阵。这张动态地图聚合了14类机构的300余个停车场,涵盖市级机关、国企乃至驻苏金融机构的内部停车场,开放时段、泊位数量、行车路线尽在指尖。市民登录“苏周到-无感停车”模块,即可获取市行政中心、文化场馆等区域的余位信息,导航系统自动规划最优路径。这项功能更新,助力分散的城市空间转化为有机协同的停车网络,让城市资源释放出最大服务效能。
03“通停通付”智慧中枢 打造全市智慧停车新生态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推进全市停车“一个平台,通停通付”工作方案》,结合苏州市本地化特点,苏州市停车服务平台按照“1+10+N”的特有模式架构,实现与各区县级平台无缝衔接,建立全市“通停通付”体系,以“一个平台、三个端口”进行设计,打造“运管服”三位一体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市民只需注册一次就可实现全市通用。
目前该产品已在全市上线推广“先离场后付费”通停通付服务,面向路内、路外多种停车场景,平台已标准化、原装无缝接入市场95%以上主流厂商设备,已接入全市3200多处停车场库、近70万个泊位,占全市经营类停车场的98%,超40万用户注册使用,日均服务车辆超100万次,通过无感支付提升通行效率至秒级,全年可为城市节约停车出场时间达20000小时。该平台荣获2024年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获评“2024年度城市停车数字化创新应用项目”,持续赋能城市停车一体化管理,提升城市停车行业管理与发展水平。
当民生需求遇见数字引擎,当分散车位编织成服务网络,“通停通付”平台的每一次创新,都承载着苏州数智科技集团“以技术重塑城市体验”的使命。未来,集团将进一步用科技创新诠释新时代国有企业的责任坐标,以创新之力让科技成为便捷生活的底色,让智慧化作城市温暖的源泉。
■编辑T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