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路
资讯中心    NEWS       >>  2010年9月前新闻资讯入口
首页  >>  资讯中心  >>  提案答复/共享停车
苏州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大力推行共享停车建议的答复
来源:中国停车网     发布日期:2024-07-08
分享到:     下载中国停车网APP

  2023年5月10日,苏州市城市管理局公开了对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107号建议《关于大力推行共享停车》的答复,内容如下:

  随着苏州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市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汽车保有量日益增长。截至2022年底,全市汽车保有量已超过500万辆,停车矛盾较为突出。近年来,全市深入推进停车便利化工程,停车设施规模持续扩大,停车秩序不断改善。去年,我局根据国办、省办相关实施意见,牵头制定并提请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苏州市推进城市停车设施发展实施方案》,作为指导“十四五”期间停车设施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强化政策引领,通过多种手段,全面推进停车管理工作:

  一、加强停车系统建设。2018年开始,我市启动停车设施普查工作。截至目前,十个板块均已完成全域普查,根据普查结果,全市共有机动车停车泊位591万个,已全部录入市级停车管理平台。为了向市民提供便捷的实时余位查询服务,我局大力推进动态数据接入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接入动态泊位76.5万个。各地不断整合区域内公共停车设施,通过完善区级停车管理平台,升级优化停车场管理、缴费结算、会员优惠等功能,提升市民停车体验。

  二、提高停车便捷度。各地通过停车设施智能化改造、停车新技术应用等方式,推动道路停车泊位智慧管理,提升泊位周转率。截至2022年底,全市已完成383条道路智能化改造,智能化率为78%。以姑苏区大公园片区为例,通过安装智能翻板,泊位平均周转次数上升到7.4次,较以往人工收费管理模式提高了近1.5倍。通过苏周到、ETC、微信、支付宝等各种方式,大力推广停车“无感支付”应用,相比传统支付可以节约80%以上的时间。截至2022年底,全市已有400处停车场(点)支持“无感支付”。工业园区、吴江区已完成基于苏周到的停车“无感支付”对接,其他板块也在逐步推进。

  三、全面推进停车共享。2020年开始,按照“能开放、则开放”的原则,全市充分挖掘既有资源潜力,逐年分批次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向社会开放停车设施。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机关事业单位(含国企)共享停车泊位1.8万个。太仓市还率先通过智慧停车平台实现44家机关、事业单位2212个停车泊位线上共享,累计为市民提供共享服务次数超过38.6万次。吴江区坚持以“惠民、便民、利民”为出发点,积极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分批次开放共享,实现全区26家机关单位近3300个共享泊位向市民开放。

  下一步,我局将对照“安全、美观、整洁、有序、群众满意”工作目标,持续推进停车便利化工程,在不断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提升市民停车体验。

  一、加快停车资源集中管理。加强全市公共停车设施的统一管理,推动各地通过专业停车运营管理单位,逐步整合公共停车设施,从而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公共停车设施的整体管理效率。同时,鼓励不同运营主体履行社会责任,加强沟通合作,更多让利于民。

  二、提升停车智慧管理水平。加快现有收费道路停车泊位智能化改造,全面取消人工收费。大力推广“无感支付”应用,实现“无感支付”试点应用全覆盖。会同市大数据局推进全市停车统一支付,形成出行、停车、支付“一张网”。持续推动动态数据接入,确保到2023年底累计接入停车泊位动态数据达到100万个。完善线上线下停车诱导,通过苏州微城管、苏周到等平台进行线上发布,方便市民出行停车。

  三、深挖既有停车资源潜力。按照“能开放、则开放”的原则,联合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持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停车设施共享,鼓励商业区、办公区、居民小区等停车设施在空闲时段向社会开放。大力推动昆山市依托“牡丹停”实现线上共享、太仓市试点“商居”停车共享等。

  联系人:艾碧波

  联系电话:68265108

  ■编辑C

抱歉!“市场监测报告版块”文章仅限标准白金以上级别的会员查看,了解会员服务请点击网页右上角【我们的服务】,咨询电话:0531-88512040。
更多内容需要[登录] 查看!还没注册
特许经营市场研究报告
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