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1日,北京市交通委网站公开了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印发的《2022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
计划提出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22年底,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4.6%,市民45分钟以内通勤出行占比达到56%,轨道车站出入口换乘距离小于30米的公交站点占比达到45%,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51.8%,小客车车均出行强度下降到26.5公里,集中建设区道路网密度达到4.11公里/平方公里,高峰时段平均道路交通指数控制在6.0以内,全市道路交通死亡事故稳步下降,确保城市交通运行安全、平稳、有序。
重点任务包括加快智慧停车建设。制定并实施北京市智慧停车建设推进工作方案;修订经营性停车场备案管理办法、出台智慧停车设施建设标准规范,对支持ETC不停车收费和向政府停车管理平台实时传输动态数据等提出强制要求,推动公共停车场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核心区商圈和市属三级医院要率先扩大推广ETC不停车收费;继续开展停车设施信息报送工作,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加快构建全市停车资源“一张图”、“一个库”,力争实现全市道路停车位和备案经营的公共停车设施动静态数据全汇集,并同步向地图服务企业开放共享,引导其向社会提供智慧停车服务。
从方式上调控交通需求。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继续实施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强化外埠车常态化管控;提升“停车+公共交通”(P+R)停车场管理服务,鼓励远端驻车换乘;统筹路内与路外、居住停车与出行停车,深化研究停车收费价格优化调整方案;加强违停执法,压缩免费停车空间;继续实施小客车数量调控政策,年度新增小客车指标不超过10万个,持续加大向“无车家庭”配置指标的比例;研究升级拓展“绿色出行碳普惠”激励政策,进一步助推私家车出行向绿色集约出行转换。
深化机动车停车治理。巩固提升道路停车改革成果,研究建立道路停车位评估机制,根据使用效率和路外新增停车设施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试点设置分时段道路停车位;推动道路停车电子收费设施设备建设和管理降本增效。推动停车治理向路外和居住小区延伸,制定出台本市落实《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推动停车设施规划建设;梳理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周边写字楼、商业设施等公建车位,建立共享协商机制,进一步扩大停车资源有偿借时共享;利用人防工程新增5000个人防车位。
加大停车执法力度。持续加大路内、路外违法停车执法力度,逐步实现公共区域违法停车管理全覆盖;对未按规定备案的经营性停车场加强执法处罚;加强对燃油车占用充电专用泊位的巡检和管理;启动规划停车设施被挪作他用行为的清理整顿,完成核心区执法巡查全覆盖,所有被挪用停车场的数量、性质、处理措施、整改效果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上述任务的完成时限都是12月底。
■编辑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