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城管9月6日讯】9月5日,省人大环资城建委副主任委员蔡任杰、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蔡叶明及省人大环资城建委、省住建厅、市人大环资城建工委等负责人,现场调研无锡中心城区、重点场所“停车难”治理情况。
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丁胜向调研组一行介绍了人民医院的治理措施、治理成效:“通过腾挪置换医护职工车辆、实施清南路改造提升和设置停车引导屏等措施,有效缓解了医院停车难问题和周边道路交通拥挤,就诊患者入院不堵车,提高医院车位周转率。”
市人民医院多措并举,累计新增470个停车位,腾挪置换461辆职工车辆,对外开放1776个车位(含路边停车位)供就诊患者使用,缓解了医院车位紧张的问题;优化院内交通引导,更换全院识别摄像头37套,新增7套道闸以及4套余位显示屏,运用“先离场后付费”智慧场景,提升就诊车辆出场效率;在周边主要道路显著处设置停车信息诱导屏,引导来院病人有序进场停车,在清南路增设可变车道指示标志,在就诊高峰时段调整为单向(东向西)限时通行,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同时,医院北侧公交站.设置了1个反向式港湾和4个“限时2分钟”停车位,为就诊市民提供人性化的限时停车服务。
在侨谊中学地下停车场,调研组对既解决学校接送难又减轻景区停车压力的分区管理模式表示肯定,大娄巷立体停车库和永定桥停车场的智慧化管理模式让调研组为我市有效利用停车资源,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的举措“点赞”。
在市城管监督指挥中心了解无锡运管服平台智慧停车平台运行情况后,调研组对无锡停车工作予以了充分肯定,表示《无锡市停车设施配置与管理导则》的制定丰富了停车管理的体制机制,走在了全省前列,“先离场后付费”“停车错时共享”“就诊联动”智慧场景的运用极大地方便了百姓出行。调研组向停车管理工作提出六项建议:
1.供给是基础
城市核心空间资源短缺,车多位少,车位难找,要通过新建和改造的方式加大停车供给。供给跟上了,再采取老旧小区更新、路侧划线车位和错时共享等方式,就能破解停车难问题。
2.法治是核心
停车问题需要综合治理,它涉及到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要尽快完善停车相关的法规、制度、规范,建立起完善的体制机制,劲往一处使才能做好做优停车管理工作。
3.治痛是关键
紧盯医院、学校、重要景区和热点商业圈的停车难治理,抓住主要矛盾,由点及面,解决完中心城区和重点场所,再解决城市外围问题,让整体环境自然向好发展。
4.平衡是灵魂
要运用好价格杠杆来治理停车问题,实行差异化收费,路内泊位鼓励“短停快走”,公共停车场收费制定要合适,以此来鼓励市民到停车场停放,减轻道路压力。
5.智管是出路
停车管理要做到数据“一张网”,要督促停车场自觉做好备案管理。在治理上,多部门要进行信息共享,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管理好停车缴费逃费问题,也能更方便市民出行。
6.执法是保障
在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停车管理的同时,上下联动,加大执法保障力度,规范各类停车场的管理,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停车习惯,从而实现长效管理,提升百姓的获得感。
■编辑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