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荆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关于荆州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对《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荆州市中心城区机动车停车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
据报告,荆州市中心城区机动车保有量约为26万辆,每年增长量约3.1万辆,按照停车位1:1.5配比,中心城区应有停车泊位39万个。经摸排统计,截至目前,中心城区102.5平方公里范围内现有停车泊位约18.6万个,其中,免费停车泊位14068个,限时停车位1108个;市城发集团运营45个公共停车场,完成14个停车场充电桩配建和道路停车二期项目建设,共运营管理泊位22299个(其中停车场泊位15801个,道路停车泊位6498个,充电桩289台),中心城区商圈、酒店临时停车泊位16433个,企事业单位停车泊位19572个(包含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物流园等330家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院内停车泊位112851个。从实际情况看,中心城区还存在停车位缺口约20.4万个,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2023年7月,市城管执法委制发《推进“全市一个停车场”建设工作方案》,全面启动停车泊位入网工作。截至目前,智慧停车平台已接入停车泊位6.65万个,停车信息入网率达到35.75%,用户可享受无感支付、扫码支付、远程监控、停车诱导、反向寻车等云服务功能,道路停车、缴费逐步实现了全信息化管理。
报告明确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是市政府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以打造全市智慧停车“一张网”为核心,深入贯彻《荆州市中心城区机动车停车条例》,对标对表,抓实整改,为打造宜居智慧城市,加快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坚实支撑。
工作具体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一网统领,推动精细化布局。全力推进中心城区停车泊位摸底排查和入网工作。加大全市停车“一张网”宣传力度,规范中心城区社会化停车资源,组织街道、社区对老旧小区及商业周边停车场开展登记入网,加快接入智慧停车综合管理平台,打造全市停车“一张网、一张图、一个平台”。合理布局增加停车泊位。组织市城发集团通过合理利用旧城改造场地、国有资产腾空地块及零星地块等修建临时停车场,积极与社会停车场经营主体合作探索联合经营,实现停车规范化管理,着力缓解“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同时,科学设置路内停车泊位,严格依据《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城市道路路内停车管理设施应用指南》等国标文件,根据空间实际情况,综合采用平行式、斜列式、垂直式设计形式,提升施划空间利用率。加大共享停车试点,倡导错时共享停车理念。在道路基础条件较好、停车需求较大的区域,研究施划限时停车泊位,满足基本停车需求,常态化推行停车设施错时共享,最大限度改善道路停车秩序,全力化解停车难题。
二是强化监管,确保秩序畅通。明确公共停车场价格机制。制定和完善停车价格定价和调整办法,规范停车收费管理。加强违法停车治理。根据《关于加强荆州中心城区机动车停车秩序管理的通告》相关文件精神,对全市严管道路执行严格违停执法处罚,对违章停车等现象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章成本,规范停车秩序。
三是完善配套,推进服务迭代。规范停车场管理。提升停车场产权单位业务管理能力,合理安排车辆进出路线,提高通行效率,引导有条件的停车场增设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新增便民充电设施。不断延伸“共享”概念,探索优化便民服务新途径,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安装新能源充电设备,解决新能源车主充电难题,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开展优惠政策试点。试点部分路段节假日期间停车优惠活动,对残疾人专用机动车实行停车收费优惠政策,切实让利于民。
■编辑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