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壹点1月13日讯】1月13日,济南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济南市市长于海田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提出,聚力增强城市承载力集聚力带动力,构建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
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加快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健全完善城市体检工作机制,抓好明府城、老商埠、洪家楼、泺口等片区改造提升。积极创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推进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高标准打造4F级机场。加快凤凰黄河大桥南延、工业北路东延等城市道路建设。推动轨道交通连线成网,力争4号线、8号线、高新东区云巴环线建成通车,实施千佛山站、市立五院综合体等TOD综合开发。开通优化公交线路40条,提升社区公交微循环服务,持续推进公交轨道“双网融合”。
稳步实施78个“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新建改建供水管网100公里,泉水直饮工程新增覆盖人口35万人,完成老化燃气管道更新改造79.7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00万平方米。
综合施策“诊堵、治堵、防堵”,建立交通事故分析预警和交通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对10个拥堵片区和30处重点路口实施交通组织优化,新建公共停车设施29处、停车位9512个,优化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供给。
新建各类公园30处、古树保护园30处、绿道50公里,新开放共享绿地100处,拓展“公园+”新场景,让推窗见绿、出门遇景成为市民生活常态。完成全民健身更新提升项目500处。
以绣花功夫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抓好城市家具一体化综合保洁,对158条支路街巷实施环境整治,加强城区主要道路沿街建筑物外立面维护管理,城市功能照明亮灯率达到98%以上。统筹各类市政工程建设,强化文明施工管理,解决道路反复开挖和施工扰民等问题。
报告提出,提高数字社会建设水平。积极争创国家全域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完善市数字社会工作平台,加快市、区县、街镇三级运行调度中心建设,推动与城市运行、综合治理、应急安全等平台连通衔接。完善城市安全运行监测预警指挥平台,推进低空领域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实现安全风险监测常态化、预警智能化、处置一体化。推动国家数字乡村区域综合型试点建设,创建数字和美乡村200个,认定数字农场、数字牧场等智慧农业应用基地15家以上。提升社区治理智能化水平,打造智慧社区100个以上。整合全市停车资源,打造“全市一个停车场”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实现车位导航、无感支付。
■记者夏侯凤超 于泊升 李梦瑶 杜春娜 徐晓磊 石晟绮 王贝艺 编辑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