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7月27日讯】7月25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广州市中心六区城市道路临时泊位设置规划(2023年版)。本次规划及调整路段共451条,涉及泊位数或可停放车辆数共11294个。根据泊位设置规划,黄埔、白云及天河新增较多泊位,越秀、荔湾及海珠优化调整后泊位有所减少。该规划自10月1日起实施。
本次规划调整共涉及路段451条,79条路段设有2种以上不同类型的道路泊位,全天准停路段配套设置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专用泊位。涉及泊位数或可停放车辆数共11294个。
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在解读中表示,城市道路的主要功能是通行。根据“保畅优先、从严设置、区域有别、动态调整”的原则,在保障道路通畅、安全的情况下,因地制宜设置全天准停、夜间准停、临停快走等多种泊位类型,补充缓解市民不同停车需求。道路临时泊位主要设置在城市次干路、次干路辅道、支路等城市道路上。
记者了解到,对比2021年版规划,本次规划城市道路临时泊位路段增加了57条,总泊位减少470个。总体来看,黄埔区、白云区、天河区新增较多,规划增加泊位分别为1297个、340个、52个。越秀区、荔湾区及海珠区优化调整后泊位均减少,减少泊位分别为510个、472个、1296个。
根据广州市发改委和财政局制定的城市道路临时泊位收费标准,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管理的全天准停临时泊位按照收费标准规定收取临时泊位使用费,全天准停非收费时间段不收费; 其他道路及泊位一概不收费。
附:城市道路临时泊位规划类型
全天准停泊位:全天24小时均可以停放的泊位。划白色停车位方格标线、编码等。
专用泊位:仅允许指定类型车辆停放的临时泊位,其他车辆不得停放。划黄色专用泊位标线、喷字或图案等。另外,根据已建成路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情况,将部分全天准停泊位优化调整配套设置“充电专用泊位”标识,仅供车辆充电时停放。
限时停放区域路段:只设置可停放车辆的起止区域,不设置具体泊位。无停车方格标线,只划起止区域标线并对应设置标志牌;准停时段以现场标志牌公示为准。
居民生活区域供市民夜间停车,设置夜间准停区域路段,准停时段为:21:00至次日7:00。
学校周边区域供接送学生车辆短时间停放,设置短时准停区域路段,准停时段为:7:40-8:10及16:00-18:00(以现场公示为准),单次限停5分钟。
医院等场所周边道路供上下客临停,设置临停快走区域路段,即停即走。
公园、景区周边道路供休闲临时停车,设置限时临停路段,准停时段为工作日:19:00—23:00;非工作日:7:00—23:00。
■记者严艺文 编辑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