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plus3月1日讯】高质量发展,交通先行。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力保障。2023年,深圳将全面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为深圳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蓄势赋能。
记者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刚刚召开的2023年度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获悉,在今年,深圳交通产业发展将展开“冲刺跑”,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将冲刺3100万标箱,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冲刺4500万人次,物流业增加值冲刺3500亿元,重点培育发展低空经济新增长点。
产业提速的同时,深圳交通坚持以民为本,加快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大力推进深江铁路、深大城际、13号线等12条地铁线、春风隧道、机荷高速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机场东枢纽、龙大高速市政化改造一期等项目,新改建非机动车道400公里,新增停车位20万个,开通700多条特色公交路线等,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2023年,深圳交通持续以人民为中心,为群众创造高质量交通出行环境。公共交通服务升级行动将加快推进深圳“轨道-公交-出租网约-慢行”四网融合,推动轨道公交一次换乘可达建成区比例提升至93%,开通旅游观光巴士、通学巴士、定制巴士等700多条特色公交线路。深圳还将研究出台深中两地城际客运一体化方案,构建珠江东西两岸客运走廊。同时,初步建成全市统一智慧停车信息平台,推进全市新增停车位20万个,优化完善宜停车泊位缴费功能,完善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建设程序。
慢行系统是拓展城市绿色空间、促进绿色出行的基础设施。今年,深圳交通部门将全力配合“山海连城”计划,推动慢行系统提升,新改扩建非机动车道,优化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接驳,打通骑行断点,改善无障碍设施和过街设施,滚动测评和发布共享单车交通指数。
2023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民生无小事,今年深圳交通部门将全力推动“优化市民出行体验”民生实事桩桩件件有落实。具体包括:优化调整85条以上公交线路;完成100座以上公交简易站台、旧站台标准化改造;新改扩建非机动车道400公里;治理100处以上交通拥堵节点;打通清水河四路、华富南一路等20条断头路;完成不少于20个交通拥堵片区改善,提高全市平均车速;新增2500个“宜停车”路边停车位,实现公共场所停车位等“一键预约”全覆盖,不断提升居民出行幸福感。
■记者戴晓晓 通讯员蒋艳林 李宇 编辑LX
相关新闻: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公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3月7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公开了深圳市交通运输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深圳新增2873个路边停车泊位,完成年度任务的115%。新增停车位19万个。
2023年,深圳要实施公共交通服务升级行动,加快推进深圳“轨道-公交-出租网约-慢行”四网融合,推动轨道公交一次换乘可达建成区比例提升至93%,开通旅游观光巴士、通学巴士、定制巴士等700多条特色公交线路。研究出台深中两地城际客运一体化方案,构建珠江东西两岸客运走廊。初步建成全市统一智慧停车信息平台,推进全市新增停车位20万个,优化完善宜停车泊位缴费功能,完善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建设程序。
全力推动“优化市民出行体验”民生实事桩桩件件有落实。优化调整85条以上公交线路;完成100座以上公交简易站台、旧站台标准化改造;新改扩建非机动车道400公里;治理100处以上交通拥堵节点;打通清水河四路、华富南一路等20条断头路;完成不少于20个交通拥堵片区改善,提高全市平均车速;新增2500个“宜停车”路边停车位,实现文化设施、公共场所停车位等“一键预约”全覆盖,不断提升居民出行幸福感。
■编辑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