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11月16日讯】近年来,崇明机动车保有量高速增长,停车泊位需求越来越大,“停车难”已成为崇明城市治理的一大堵点。停车难问题是怎样造成的?这个堵点又该如何打通?崇明区政协委员施捷、郁爱萍经过实地走访,深入调研,提交了一份《缓解崇明停车难》的提案,得到区交通委等承办单位的认真办理。
近日,崇明区政协和崇明区融媒体中心共同推出《议政面对面》节目,邀请施捷委员和区交通委副主任张熠剑来到演播室,面对面协商这道难题的“破解”之法。
1、主持人:崇明目前划线车位约10万个,听上去不少,为什么停车还是这么难?
施捷:崇明居住配建的停车位,也就是常说的小区停车,历史配建标准就比较低,每户平均只有0.48个车位,半个都不到。全区这样存在车位供不应求的小区有61个,存在严重缺口的有20个,主要是东门新村、富民街小区、学宫小区、向阳新村这些老小区。
2、主持人:不少公共区域也存在“停车难”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
施捷:公共建筑配建停车也和小区情况一样,总共2.7万个,但存在不少“特困户”,不少学校、菜场、医院周边的车位稀缺。停车难还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乱停车和堵车现象。
张熠剑:2020年我们委托专业机构做过一次全区停车普查,四类停车位比例分别为,居住配建停车64.5%、公共建筑配建停车26.8%、公共停车场2.5%和道路停车位6.2%。存在总体上“供给满足需求、重点区域不平衡”的现象。
3、主持人:面对停车难这个“城市痛点”,崇明区政协委员在履职中,进行大量的实地调查并积极建言献策,推动破解停车难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能不能来简述一下这个提案的想法?
施捷:我们政协委员通过走访小区、学校、医院、道路等,查看停车情况,发现车位确实比较紧张。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提出了建议:一是增加供给,加大公共停车场建设力度;二是通过内部挖潜,治理老旧小区停车问题;三是加大共享力度,盘活停车资源;四是创新道路停车收费管理,促进道路停车短停快走;五是强化停车信息化建设,缓解重点区域停车矛盾。
4、主持人:面对崇明停车难现状和政协委员的真知灼见,我们政府部门也是十分重视、一直在积极回应、寻求破解之道。对此我们交通委做了哪些工作?
张熠剑:我们规划梳理了各乡镇停车矛盾突出的片区,像城桥镇、堡镇老城区停车矛盾比较突出,而其余乡镇内部基本能够满足需求。同时在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布局规划和推进实施方案。今年7月正式对外发布,接下来将分步实施。
5、主持人:我们的规划出台了,那么有具体行动吗?
张熠剑:我们制定了停车难综合治理三年行动,2020年到2022年,崇明区累计推进创建西门北村、川心街老街2个老旧住宅小区停车治理先行项目,建设完成 110 个公共停车泊位,有效缓解了当地的停车难问题。
施捷:治理老旧小区停车问题,内部挖潜也是很实用的方法。可以结合“美丽家园”改造计划,增加内部停车泊位;对于没有纳入“美丽家园”项目的小区,可以结合小区绿地等情况,通过改造停车位方式增加泊位。
6、主持人:具体实施过程有哪些案例呢?
张熠剑:今年上半年,交通委会同交警部门和属地乡镇,推进完成川心街停车难综合治理先行项目。一方面,充分挖掘辖区停车资源,把川心街16号(原三轮车协会)作为潮汐式停车场,为周边居民提供8-12个停车位;另一方面,在川心街附近的东小港路段补划17个停车位,并采取分时段停车措施(7:30至17:00限免1小时),设置限停1小时指示牌,服务川心街居民夜间停车需求。
7、主持人:我注意到分时段停车措施7:30至17:00限免1小时,这与车位增量有什么关系?
张熠剑:这是我们通过管理,促进道路停车短停快走。买菜、交费,基本上1小时内把事情办好。这个措施方便临时性停车需求,避免了乱停车。也提高停车位的运转效率、增加居民晚间停车供给。
施捷:这是个非常人性化的管理方法。老百姓往往有个消费习惯,临时停车因为时间短,收费的话,很多人不愿意去停,很可能随便找个空地停一下。这个1小时免费就为大家行了方便,也避免了乱停车。另外一方面,不收费的道路车位,也有可能因为免费而被长时间占用,降低周转。所以合理收费是一个杠杆,创新道路停车收费管理可以解决一定停车问题。
张熠剑:今年交通委会同城桥镇对东门路、东小港路、体育路及中津桥路围合范围的停车位设置情况及停车需求进行全面梳理。利用道路资源对路侧停车位进行补划和优化,采取分时段停车措施(7:30至17:00限免1小时),设置限停1小时指示牌,服务于桥镇菜场购物短时停车及周边居民夜间停车需求。
施捷:盘活停车资源,除了周边道路停车共享,全区商业、场馆等经营性停车场,委办局、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夜间可以把停车资源共享给步行300米范围之内的周边小区,方便居民夜间停车。
8、主持人:公共停车泊位资源,除了通过管理,提高车位周转率,一些矛盾突出的地区,还有其他措施吗?
张熠剑:我们实施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是医疗机构公共停车泊位,结合岳阳医院崇明分院改扩建及白港街绿化景观配套工程,配建增建公共停车泊位70个;二是积极协调重点商业设施配套停车场库建设。完成了翠竹路北侧崇州路西侧临时停车场的建设任务,总共配套停车泊位136个,可为万达广场以及附近的达安御庭等小区提供停车资源的补充;三是积极增加莱场等重点区域停车资源配置。近期,陆续完成了南门滨江停车场、玉屏菜场停车场建设,总共增加停车泊位141个。
另外,我们还在积极拓展智慧化停车服务功能。推进错峰共享电子签约,去年开通了新崇停车场、向明停车场、滨江停车场错峰共享线上签约功能,今年我们又推进完成了绿地一期、二期地下车库开通,周边居民可以通过包月的形式支付停车费。
9、主持人:包月停车,又方便又给家里省了不少钱啊。那么车流量集中的医院这些公共场所有什么便民的智慧措施吗?
张熠剑:我们拓展医院停车预约功能,市民可以通过“上海停车”APP、微信小程序等进行线上停车预约,方便市民看病停车。去年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拿出20个泊位提供停车预约服务,受到市民欢迎。今年,第十人民医院崇明分院停车预约服务也成功上线。
10、主持人:那么路边停车有没有纳入智慧停车?
张熠剑:已经开始试点了。交通委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多次专题研究示范性智慧道路停车场实施方案,今年在朝阳门路、富民街先行先试,首批将覆盖路侧停车泊位36个。
施捷:这是强化停车信息化建设,借助科技的力量缓解重点区域停车矛盾。另外,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我们也倡导绿色出行,这不仅和我们生态岛建设匹配,也可以减轻停车压力。
■编辑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