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路
资讯中心    NEWS       >>  2010年9月前新闻资讯入口
首页  >>  资讯中心  >>  现状分析/共享汽车及无人驾驶
Car2go退出中国 共享汽车行业面临盈利困境
来源:北京交通广播     发布日期:2019-06-20
分享到:     下载中国停车网APP

  【北京交通广播1039调查团6月18日讯】近日,戴姆勒旗下共享汽车品牌Car2go宣布将于6月30号之前退出中国市场,共享汽车行业再一次被舆论推至风口浪尖。从2016年至今,短短几年已经有EZZY、友友用车、巴歌出行等共享汽车企业相继出局。去年起,途歌、大道用车等共享汽车纷纷被爆押金难退、无车可用问题。在北京,有车出行、一度用车等平台也缩小了运营范围。在资本井喷之后,市场需求旺盛的共享汽车行业却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震荡,共享汽车行业到底面临哪些困境?共享汽车又该开向何方呢?


Car2go宣布退出中国/图片来自网络


  Car2go退出中国

  作为德系豪华车的代表,戴姆勒旗下共享汽车品牌Car2go于2016年4月登陆中国,将重庆定为首个试点城市。几年来,Car2go在中国的业务发展迅速,覆盖了北京、成都、西安多地,其中,巅峰期重庆一地的注册用户人数就超过25万人。然而,Car2go近日通过微信公众号宣布,将在6月30号之前退出中国市场。目前,在最后一个运营的城市重庆,600辆车已经下线。

  事实上,今年4月, Car2go就已经开始调整业务模式,中国地区所有城市的车辆都停止使用。Car2go方面表示,由于跟不上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无奈宣布暂停运营,并在本月底前全面退出中国市场。“幸运”的是,对于满足退还条件的用户,Car2go承诺可以退回押金和账户余额。但何时重回中国市场,car2go则没有具体回应。

  对整个行业来说,Car2go退出中国并不完全意外。从2017年开始,共享汽车平台频繁深陷资金链断裂、押金难退的漩涡,已经有友友用车、EZZY、巴歌出行等先后宣布倒闭


  多个平台押金难退

  去年下半年起,拥有数百万注册用户的途歌被爆拖欠押金。途歌用户梁女士去年10月申请退押金,按照APP里的规定,7天将返还押金,但一个月以后她仍然没有收到1500元的押金退款。

  众多用户与梁女士有类似的遭遇。去年11月,相继有途歌用户前往位于北京朝阳的途歌总部索要押金。当时,途歌方面承诺,用户现场登记后,将按照顺序依次退款。

  然而,距离登记退押金已经半年过去了,很多用户的押金至今没有拿回来。用户姜先生告诉记者,几个月以来,他多次拨打途歌的客服电话,也尝试再去途歌总部,但现在总部已经人去楼空,客服电话也始终无人接听。

  途歌的押金还没退完,最近,又有盼达用车、大道用车等多家共享汽车平台被媒体爆出押金难退。大道用车用户杨先生说,他今年4月发现平台调整了运营模式,增加了长租业务,分时租赁这块车辆越来越少,他赶紧申请退押金。他的账户里有899元的押金和200元的余额,到现在都没有退回来,平台也已经无法登陆了。


  多个平台车辆减少

  最近,很多共享汽车的用户发现越来越难找车了。住在木樨园的陈先生经常使用一度用车,他说,以前家附近几乎都有两三辆,但现在打开手机一辆也看不到。不仅家附近没有,其他区域也都没车。

  记者在多个时段打开一度用车APP,里面大片的区域显示车辆数量为零。记者经过多次寻找,只在国贸地区看到一辆。对此,一度用车客服解释说,是因为今年4月平台上线了一个长租30天的活动,导致可使用的车辆少了很多,后续等长租用户还了车,车辆才会陆续恢复。

  另一家共享汽车品牌有车出行也在今年4月悄然更改了运营范围,可用车数量从原来的600多辆减少到现在的100辆。客服人员表示,由于车辆不够用,目前只有中关村和国贸两个地区有网点。

  国贸地区一处共享汽车合作停车网点的管理员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像一度用车、途歌等车辆就几乎很少见了,现在只有首汽gofun出行的车辆比较多,每天都会在网点停放。

  此外,还有一些用户反映,不仅可用车辆少了,共享汽车还普遍存在脏、破、小毛病常见等问题。摩范出行的用户刘先生说,他近期碰到过三次车辆转向灯有问题,还有一次安全气囊的故障灯是亮起的。


一度用车几乎各个区域都无车可用/手机截图


  共享汽车行业面临盈利困境

  从2016年刮起“共享”风,共享汽车的概念风靡一时,但短短三年多时间,整个行业风光不再。从已经出局的友友、巴歌、途歌到刚刚宣布退出中国市场的Car2go,无论是押金难退还是无车可用,都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共享汽车想要盈利很难。互联网观察家包冉分析,与传统互联网企业相比,共享汽车是重资产、重运营、重资源行业,前期需要极大的成本投入;另外,停车难、牌照限制、车内环境差、续航能力弱和事故理赔等问题,也限制着共享汽车的发展。

  以GoFun出行为例,目前在北京投放将近2000辆车,平均一辆车一天的停车成本在10-20元左右,一年下来,仅停车就需要花费1000万左右。而网点布局、车辆投放、定价机制、用车体验等方方面面都考验着线下运营的能力。

  截至今年2月底,我国已注册的共享汽车企业超过1600家,投入运营的汽车约为11万到13万辆。根据市场预测,2025年我国共享汽车需求将达到300万辆,2030年需求达到1200万辆以上。目前,一汽、上汽、长安、宝马等近30家整车企业纷纷布局分时租赁领域。专家认为,共享汽车行业未来需求旺盛,但企业需要探索和完善市场运营和盈利模式,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提高运维效率,才能在未来得以生存。


石景山一处共享汽车专用停车位被私家车占据/记者拍摄


  专家建议市场化运作

  国家发改委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东认为,共享汽车是传统汽车租赁的“互联网+”升级版,但本质上与出租车、私家车一样,都是小汽车出行。与共享单车本质上是自行车绿色出行不同,共享汽车不完全是政府所鼓励的出行方式,应该更多的交由企业充分竞争。

  今年5月16号,交通部联合其他部门制定了《交通运输新业态用户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要求企业原则上不收取押金,确有必要收取的,应当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国家发改委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东表示,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传统车企纷纷布局,共享出行领域将迎来新一轮洗牌。整个行业应该更多的市场化运作,但并不意味着政府就放手不管。一方面,政府可以开放信用体系,以方便企业识别用户,更好地推行免押金等措施;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将交通违法处理体系与企业对接,减少因用户的违法行为对车辆和平台的损害,从而保障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记者 王琛琛

 

抱歉!“市场监测报告版块”文章仅限标准白金以上级别的会员查看,了解会员服务请点击网页右上角【我们的服务】,咨询电话:0531-88512040。
更多内容需要[登录] 查看!还没注册
特许经营市场研究报告
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