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12月24日】停车难,是一种城市的富贵病,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蔓延,被视为一种“顽症”。
怎么治?杭州近几年把缓解停车难作为民生工程和为民办实事的重中之重。
在十二五期间,杭州市建委(市停车办)和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摸索出了一套对付“顽症”的组合拳:
在有限的城市空间里挖掘停车场地,每年平均新增停车泊位5万多个,其中公共泊位7000多个。
走出一条特色的停车产业化路子,截至目前有30%的公共停车场都来自社会力量投资;大幅提高泊位配建标准,规定大于60平方米的住房,一户配一个以上车位……
昨天,杭州市停车办给钱江晚报记者讲述了“杭州缓解停车难这五年”的来龙去脉。
上天入地建车位
今年新添6694个公共泊位
近几年,你会发现,杭州的主城区范围陆续冒出了不少停车场。
根据杭州市停车办提供的数据: 2011—2014年,杭州主城区累计新建成近23万个停车泊位,其中公共泊位近3万个。今年再添停车泊位50156个,公共停车泊位6694个,超出了今年年初设定的目标。
做个形象的换算——“十二五”期间这些新增的停车泊位如果平铺连起来,面积近两个西湖大;这些泊位如果首尾连起来,有1600多公里,可以从杭州连到重庆。
如何在寸土寸金的城市空间里找出位置建起停车泊位,杭州走出“上天入地”立体化建设公共停车场的妙招。
比如把公园、绿地、学校操场以及广场的地下空间整理出来,建公共停车场,高架桥梁下部的空间,甚至建筑屋顶都不放过。当然还有结合地铁、公交首末站、人防工程等大项目建设公共停车场;利用储备土地建设公共停车场;鼓励公建项目超配建停车场;鼓励单位利用自有土地建设公共停车场;利用闲置用地建设临时停车场;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占地少、自动化程度高的停车库。
今年算下来,总共将有30个公共停车场建成,其中就有不少典型的例子,如嘉里中心地下公共停车库、香积寺路万华大酒店东公共停车场、钱江新城市民公园公共停车场、新华园小学地下公共停车库、翠苑二小操场地下停车库、滨江公园沿江景观停车场、地铁西兴站公共停车场、地铁朝阳村站公共停车场等。
在市中心范围,近期将有两个典型公共停车库建成,能提供923个公共停车泊位。
省人民大会堂广场地下公共停车库,就是利用大会堂前面的广场地下空间,建起一个大型的公共停车场,地下两层可提供泊位809个,预计在今年年底建成。今后,大家去西湖边,可以把车停在此处,换乘公共交通。此外,这里也为周边社区居民、省政府办事车辆、市青少年宫家长车辆提供了停车场所。
密渡桥地下公共停车库,位于湖墅南路密渡桥路交叉口西北角,是杭州市首个井筒式地下公共立体停车库,整个车库深入地下19层,可提供停车位114个,预计春节前建成。
6个地铁站边的停车场
都能享受停车换乘优惠
建了公共停车场库,还要吸引车主来停。
地铁1号线湘湖站的停车场,每天几乎都是爆满的。原因很简单,把车停在这里换乘地铁,比自己开车进市中心,省时间省钱。
这就是今年杭州重磅推出的一招——“P+R”停车换乘优惠带来的效果。这种优惠举措,简单来说,就是把车停到就近的地铁站停车场,使用公共交通卡付停车费,再持同一张卡乘坐地铁,就可以享受“停车收费半价”的优惠。
“一方面控制了部分车流进入拥堵的主城区,一方面也倡导了一种绿色出行的方式。”杭州市停车办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截至目前,杭州共推出了6个“P+R”停车换乘地铁优惠停车场:地铁1号线湘湖站、九堡站、临平站、江陵路站、金沙路站、地铁2号线朝阳站,总共可提供1725个停车位。
三成的公共停车场
都来自社会力量的投资
很多人也会有这样的疑问,政府花这么大的力气建公共停车泊位,投入肯定很大。
没错,简单来算一笔账——
按照目前市场价格,立体机械式停车楼单个造价在3—9万元之间,自走式停车楼单个造价在10万元左右,地下停车库单个造价在15~20万元之间。无论是其中的任何一种,需要一次性投资的数额都很大,仅靠政府投资建设,财政压力将十分巨大。
“十二五期间”,杭州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来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库,走出了一条特有的停车产业化道路。
“从2010年开始,就陆续推出政策引导,从资金补助、自主定价、建设管理、配建商业等多方面鼓励社会力量加入进来。同时有序推出公共停车场地块,通过招拍挂等多种方式引入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积极鼓励单位利用自有用地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杭州市停车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2014年12月,杭州第一宗单建式公共停车场用地“文晖大桥东公共停车楼地块”(杭政储出〔2014〕34号地块)成功出让;杭州国际会展中心利用单位广场地下空间建成两层840个泊位的大型公共停车库;颐高集团下决心拆除厂房投资建设杭仪公共停车楼。
今年的7月31日,我省第一张公共停车场整体产权证书“花落”阮家桥地下公共停车库(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填补了此前产权申办的空白。
“有了这个产权证,今后公共停车库,也能和房屋、写字楼、商场等建筑物一样有产权证,这意味着,停车库的转让、抵押就不存在问题。”市停车办的负责人解释, 有了产权证的地下停车库就会成为固定资产,可以用来抵押融资等,再取得资金去投资建造另外的停车场,从而形成产业化模式,这对于社会力量投资停车场库建设都是利好的。
到目前为止,杭州184个公共停车场库中,有30%是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的。今年开始,杭州开始尝试将社会力量引入经营政府投资的公共停车场,“公建民营”将是停车产业化的另一种重要方式。
此外,自2011年以来,杭州不断完善停车设施规划,先后修订或编制各种政策,让停车场建设管理有法可依。
■记者余雯雯 通讯员钱冰冰
相关报道:杭州明年初将有一大波停车场来袭
【今日早报12月25日讯】“夜晚的小区里,停放的车辆车头贴车尾,只剩一条‘羊肠小道’给行人走。小区外,还有更多的车子冒着被贴条处罚的风险,停在没有划车位的马路边上……”
相信这样的画面,对于很多杭州人来说早已习以为常。停车难,不仅纠结着开车人,也考验着政府管理部门,这些年,杭州的公共停车场建设也是从未停歇。
记者昨天从杭州市停车办了解到,今年全年,杭州市累计新建成停车泊位50156个,其中公共停车泊位6694个。
杭州市今年总共建成30个公共停车场
累计6694个公共停车泊位
今年,杭州市停车办根据治堵目标,和各个相关部门一起努力,一直在推进停车场项目建设,全年累计新建成停车泊位50156个,其中公共停车泊位6694个,已经提前完成总体目标任务。
算起来,杭州市今年总共将有30个公共停车场建成,上城、下城、拱墅、江干、西湖、滨江等城区都有分布。
在这30个建成的公共停车场当中,有不少停车场已经受到了附近居民的关注。比如,位于湖墅南路与叶青兜路交汇处的新华园小学地下公共停车库,自建设之初起,就让周边居民非常“挂念”。
记者了解到,这个公共停车库就建在新华园小学的操场下面,一共有280个车位。其中,38个车位为学校的配建,剩余的242车位全部作为公共停车位,24小时向社会开放。
新华园小学地下公共停车库目前已建设完成,预计在春节前将正式投入使用。投入使用后,不但可以缓解周边大塘新村、沈塘苑等老小区的停车难问题,也可分担周边写字楼的停车压力。以后来学校接送小孩的车辆,也可以到公共停车场进行临时停放。
拱墅区建设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周边居民可向公共停车场申请停车包月。根据计划,停车场80%的车位是可以对外包月的,所有包月车辆都采取“不定车位”的方式,剩余20%则作为流通车位,供车辆临时停放。不过,关于停车包月的申请要求、包月费用以及临时停车费用等细则,还没有最后确定。
另外,位于翠苑地区的宋江股份合作社商业楼地下公共停车库,也是今年新建成的公共停车库,公共停车泊位多达210个。
这个公共停车库紧挨着物美超市、翠苑电影大世界等商业场地,附近一带商业气氛浓厚,不过停车压力也一直很大。停车库的建成,对于缓解这一商业区的停车压力也是很有帮助的。同时,周边翠苑小区住户的车辆也可以来这里临时停放。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停车库的停车费用是5元/小时,一天35元封顶。不过,现在只针对商业楼内的业主和商户提供包月服务,包月费用是250元/月。
今年杭州持续推进公共停车场库建设
接下来将“疏堵结合”
今年以来,杭州市也是一直在持续推进公共停车场库建设。
对已建成区,继续充分利用城市各类地上和地下空间,挖潜建设公共停车泊位,结合储备土地出让增配建公共停车泊位,鼓励单位利用自有用地建设公共停车泊位。
在停车场库的计划安排上,优先推进的是,停车矛盾突出的老小区、政府部门办事中心、学校等停车困难区域的公共停车场项目。同时,围绕公交优先,从方便市民换乘出发,大力推进换乘公共停车场的建设。
典型项目包括:省人民大会堂地下公共停车库、香积寺路万华大酒店东公共停车场、钱江新城市民公园公共停车场、新华园小学地下公共停车库、翠苑二小操场地下停车库、地铁朝阳村站公共停车场、地铁文海南路站公共停车场等,给市民的停车解决了不少的麻烦。
此外,杭州市还在继续推进停车产业化,滚动推出公共停车场出让地块。今年7月,杭州市第一本公共停车场产权登记证“落户”阮家桥地下公共停车库,权属的确认将进一步推动停车产业融资,吸引更多的资本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
根据国外停车发展经验和趋势判断,杭州市目前刚进入停车发展的疏堵结合阶段,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同时还要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及公交,并开始控制停车需求。
下一步,杭州停车场建设将分区域、分类型进行合理需求预测,科学规划和建设公共停车场,中心城区继续围绕老旧小区、医院、学校等停车刚性需求为重点推进;城市外围区域对新城区要坚持按规划同步建设布点公共停车场,并且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停车产业化,鼓励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停车场投资、建设和管理。
同时,随着大公交体系完善,还将积极引导人们更多地选用绿色出行、公交出行,从而通过出行结构的改变从根本上缓解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
G20峰会的配套公共停车场项目
大部分都已进入最后收官阶段
为了着力缓解“停车难”问题,同时给G20峰会提供基础设施保障,杭州市建委正加快统筹推进一批停车场库项目,作为G20峰会的配套公共停车场,我们也来一起看看,这些配套公共停车场的最新进展。
1、省人民大会堂广场地下公共停车库
位于省人民大会堂广场地下,停车泊位809个,投资约2.8亿元,建设单位为杭州市交投集团。
项目于2014年4月底开工,目前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施工扫尾工作,同步进行各项专项验收,计划年内完成竣工验收。
项目建设成后,可服务于西湖景区车辆换乘,同时能为安吉社区居民、省人民大会堂、省政府及部分省级机关、市青少年宫等提供停车场所。
2、嘉里中心地下公共停车库
位于延安路与庆春路西北角,由嘉里置业(杭州)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共配置机动车泊位1621个,并附建公共泊位194个。
项目于2013年3月份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公共停车场已完成建设,正在进行各项验收工作。
该公共停车库建成使用后,将有助于缓解该区域范围内商业、恒通大厦、中国银行等停车难问题。
3、元宝塘公园地下公共停车库
位于火车东站区块环站南路与明月桥路交叉口西南面,为地下一层机械式车库,停车位233个,投资额约4500万元。
目前已完成地下车库的结构验收,正在进行机械设备安装准备工作,以及上部绿化施工。
该公共停车库建成使用后,将为公园游客和周边明月嘉苑等小区居民提供停车场所。
4、密渡桥地下公共停车库
位于拱墅区米市巷单元,湖墅南路密渡桥路交叉口西北角,为杭州市首个井筒式地下公共立体停车库,地下19层,地下停车位114个,地面还有11个周转停车位。
项目于2014年5月进场施工,目前,停车库的建设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根据计划,停车库的建设有望在今年春节前完工。
该公共停车库建成使用后,将有助于缓解该地区商业及半道红社区居民的停车难问题。
5、古新河市民公园地下公共停车库
位于环城北路和湖墅南路交叉口的古新河市民公园下,属社会力量投资项目,建设规模为地下三层,公共泊位300个,投资约6000万元。
项目于2014年12月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支撑梁施工和土方外运,计划2016年4月底前完工。
该公共停车库建成后,将有助于缓解市政府及武林门商圈一带的停车压力。
■记者詹程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