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国停车网市场研究中心MRCPO 景然然
随着我国经济近二十年的高速发展,苏州各区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位居全国和全省前列。各区县的城市建设和交通路网也在快速扩张,道路泊位规模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逐渐形成了具有苏州特色的道路停车智能化管理体系。
从全市范围看,常熟是苏州最早引入道路停车计时设备的地区,早在2001年就在城区商业中心启用了首批30套停车咪表对道路停车进行收费管理。常熟也是全国首个采用咪表管理的县级市。
苏州市区的道路停车管理早期主要集中在平江、沧浪、金阊三区。2006年,苏州出台了首版市区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改革意见,规定三区道路停车可实行计时或计次收费。2007年底,苏州市区首批道路停车位服务权开始公开拍卖。由于当时的道路泊位缺乏智能化计时设备,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苏州市区道路停车处于按次人工收费状态。
2012年,平江、沧浪、金阊三区合并为姑苏区。2014年,观前地区道路停车收费员开始使用装有智能收费软件的手机和无线蓝牙打印机,道路停车开始出现计时收费。
2014年手机上的收费软件及蓝牙打印机(资料图)
同样在2014年,太仓市开始安装地磁,苏州首次出现智能前端应用。2014年也是地磁在全国开始普及的时期。
此后的2016年地磁上线,2017年引入视频桩,2019年智能平板锁、视频巡检车投用,2020年高位视频、路牙机投用,2022年ETC应用,在2014年至今的十年时间里,苏州各区不断试点各种智能化技术,逐渐形成了今天苏州全市道路停车前端技术百花齐放的局面。2020年起,各类智能前端开始在苏州各区快速普及。
全文阅读:http://www.chinaparking.org/marketid_3290_0_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