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5月13日讯】新能源汽车是我国经济增长先“立”起来的绿色新质生产力、新赛道,也是“双碳”战略激发新动能的关键抓手。
鄂州为新源能车准备了怎样的“行车道”?5月10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访充、换、维等在鄂州的配套应用场景发现,一条数智化的行车“绿道”已具雏形。
在位于鄂州交通大厦的充电站,一个智能化的地锁让充电车位成为新能源车的专属。原来,这里的地锁只认新能源车,当新能源车驶入时,智能地锁会收到指令自动下降,方便车主停进车位充电;反之,如果识别是油车,地锁则保持直立,让油车无法占据新能源车车位。
这里的地锁是由国网鄂州供电公司安装,采用的是“视频桩+车位桩”联动系统,视频桩是其“眼睛”,能够识别新能源车和油车。目前,这种智能地锁已有8个充电站共计82个充电车位安装。
在国网葛山充电站,除了充电桩,此处还有一座蔚来换电站。这座换电站是全智能化,换下一块车载电池只需3分钟。汽车驶进换电站边的指定区域,启动自动泊车功能,司机在车内无需操作方向盘,车便自动泊进换电工位,取电、换电自动完成。
这是鄂州第一座换电站,由车商与鄂州供电公司合作建设。“换电站无人值守,换下来的电池自动充电,仓内常备20来块电池。眼下,只为蔚来车主提供服务,每天约有20来辆车前来换电。”车商工作人员介绍。
布置各地的充电站又是如何管理的呢?今年2月6日,鄂州充电运监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负责人介绍,这是为电动汽车服务的“大脑”,对各充电站、每一根充电桩实施24小时监测,监控大屏能随时调看。并且,该中心集工单处理、诉求收集、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以利第一时间发现故障、处理故障、解决故障。
据介绍,鄂州充电运监中心监测的对象主要是由国网投资建设的充电站,目前共有171个充电站、931根充电桩遍布城乡,同时满足1251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他们的充电设备占全市新能源车充电市场的62%。
另外,在新能源车停车方面,鄂州市依照相关政策出台规定,比照普通车辆减半收取停放服务费。
■记者夏中华 通讯员李洪江 编辑T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