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苏华 住建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路边充电问题逐步进入管理部门和市民的视野。路边充电行为涉及占用城市道路的问题,应从城市道路的基本经济属性出发加以分析:
1.道路资源具有公共产品的稀缺性;
2.因为造成了交通的安全与效率问题以及市容问题,道路停车具有负外部性;
3.道路停车设施属于准公共产品,合理的方式是政府和私人共同承担其使用和维护费用,由于存在边际拥挤的效应和过度使用的问题,必须通过禁止停车、停车收费等措施加以限制。
此外,从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现状看,城市道路拥堵指数仍然居高不下,特别在城市中心区,道路拥挤而停车位稀缺,在部分城市道路上设置停车位只能作为控制性和临时性的措施…………
■刘民安 中国停车网高级顾问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00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3.23%,突破了1000万辆的大关。2022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220.9万辆,与去年上半年新注册登记量相比增加110.6万辆,同比增长超1倍,创下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销量高速增长催生了配套充电桩的巨大需求,给充电桩生产运营企业带来了商机。除了在配建车位、公共停车场安装之外,路边充电桩也成为桩企运营管理公司关注的焦点。
按照配建停车场为主、公共停车场为辅、路内停车位为补充的停车泊位供给格局,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人认为,路边充电桩设置只能作充电设施的补充,不能作为设置的主战场。
一是路桩设置安全隐患大。路内停车泊位的设置大部分在城市繁华路段,人车流动性大。由于车桩的体积大,有的需要加盖雨棚,会占用行人通行道路和盲道使用,给行人安全造成较大隐患…………
继续阅读:http://www.chinaparking.org/marketid_2892_0_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