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8月22日讯】为有效缓解城区“停车难”顽疾,我省正通过科学规划、分类施策等措施,加快完善城市停车设施。8月22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获悉,截至7月底,该市新增城市停车泊位数64056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数17340个。
据介绍,我省在全国率先全面开展设区市、县城城市体检,并制定城市更新总体方案、片区(单元)设计和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城市更新片区(单元)试点建设。截至目前,新增改造城市(县城)绿地已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新增城市公共停车泊位已完成年度计划的7成多。
根据统计,截至7月底,合肥市新增城市停车泊位数64056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数17340个,新建各类充电设施4469个。其中包括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二期工程(800个泊位)、合肥市六中地下停车场(815个泊位)等公共停车场。与此同时,一批已开工的停车泊位项目也在按部署有序推进。根据合肥大建设安排,该市今年计划新增各类停车泊位约9万个。
为了改善停车难的状况,合肥市还将全面摸底市区停车设施,形成停车资源分布“一张图”。通过建设停车设施大数据库,助力改善停车难题。据悉,该项目普查范围为合肥市市区,现状建设用地约580平方公里,包括市辖四区及三个开发区。相关部门将对城区各类停车场供给展开摸底,包括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公共停车场、面向公众开放的路内停车场等,查明建筑物属性、停车场名称和泊位供给信息等。同时还要查清专用停车场分布情况,包含公交车和大货车、大客车等专用停车场等。最终根据调查结果,建设完善合肥市停车设施基础数据库,并纳入合肥智慧停车综合管理平台。目前,该项工作已完成招标,正在有序推进。
此外,合肥市建设部门还在开展合肥市控规通则修编工作,拟对部分建筑配建指标进行调整,提高居住、医院、学校等配建停车指标。为了强化智慧停车管理,该市备案的831个停车场均将接入智慧停车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同时积极对接ETC清分结算系统,实现“快进快出”。
■记者姜志远 编辑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