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北滨江路空余的道路泊位。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周霄 摄)
【余姚新闻网8月25日讯】我市城区首批道路公共停车位泊车收费试运营已10天。8月25日,来自市景邑停车产业有限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首批投运的245个道路公共停车泊位周转率显著提高,长时间停车、“僵尸车”停放数量大幅减少,道路泊位公共资源得到进一步释放。
我市于8月15日启动中心城区首批4个路段、245个道路公共停车泊位收费试运营工作,分别为南滨江路(西石山路-舜水路)、南滨江路(东旱门北路—三官堂路)、北滨江路(新建路—舜水路)、南河沿路西段,道路周边有世纪名苑小区、姚江怡景小区、龙泉山南麓、财富广场等。
8月24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北滨江路(新建路—舜水路),道路泊位一改以往“一位难求”的状况,现场有不少泊位空余。该路段采取“地磁+人工”管理模式,车辆停入道路泊位后,现场有市景邑停车产业有限公司巡检人员配合“智能停车”地磁感应系统,开展泊位巡查、信息核对、付费细则宣传等工作。
“现在来龙泉山附近办事,停车比以前方便多了。”刚停车入泊位的车主黄先生表示,“以前白天来这个路段,道路泊位总是满额,很难找到停车位,停车是一大难题。现在实施泊位收费后,车位利用率提高了,我们来这里办事也方便多了。”黄先生停入车位后,巡检人员随即前来核实车牌号等信息,告知黄先生停车注意事项,包括免费时间段、收费标准、“甬城泊车”APP及微信小程序使用注意事项等。
随后,黄先生手机收到“甬城泊车”系统发送的停车短信。“我以前是‘余姚停车’用户。现在注册‘甬城泊车’APP后,可以直接使用原账户余额,继续体验无感支付,非常方便。”黄先生说。
记者从市景邑停车产业有限公司了解到,首批道路泊位投运10天,累计停车5.4万车次,泊位日均周转率提高到6车次。其中,南河沿路西段57个道路泊位日周转率由原来的4车次提高到了10车次。根据收费细则,首批道路泊位均属于“一级区域”,20分钟(含)免费,10天内免费时段停放的车辆占比有40%。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缴费车辆中,收缴率约50%。对此,市景邑停车产业有限公司已于8月24日开始发送欠费催缴短信,提醒相关车主及时缴纳停车费。对多次催缴仍未缴纳停车费的车主,有关部门将通过交通违法处理平台予以处罚。
■记者陈周霄 编辑Z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