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路
资讯中心    NEWS       >>  2010年9月前新闻资讯入口
首页  >>  资讯中心  >>  工作计划及进度/停车诱导/智慧停车/城市APP
广州全市停车信息综合服务平台计划年内建成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日期:2019-01-16
分享到:     下载中国停车网APP

  【南方日报1月16日讯】1月15日,广州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备受关注的大会发言环节,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何东海在回应政协委员陈伶俐关于停车难的问题时表示,广州正在开展全市停车资源普查工作,编制广州市停车场专项规划,预计年内将建成“全市停车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在大会预约发言阶段,广州市政协委员、越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伶俐的提案,引起了广泛关注——“广州正面临着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与停车位供应紧缺的矛盾。尤其在中心城区,近年来,车位供需矛盾有增无减,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亟需有效治理。”

  陈伶俐发言的提案题目是《加快推进广州智能停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她表示,广州市政协经济委通过协商调研,详细分析了广州市停车难的现状及其成因。截至2018年6月,广州市籍汽车保有量255万辆。全市泊位初步估算约为200万个。实际上中心城区的车辆与泊位比的差距更大,加上外地车的不断增多,车位供需矛盾尤为突出。停车难对城市管理和经济发展都造成不利影响。除了街面和小区道路通行受影响,甚至还会造成一些企业外迁。

  “从停车难三大成因:供、需、管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主要是没有把停车场作为重大基础设施来建设,城市静态交通规划滞后,停车用地供应不足,立体车库报建程序又过于繁杂。”陈伶俐表示,治理老城区停车难,可参考国内外城市关于“智能停车”产业化的新做法,以“智慧城市引领,立体空间破局,多方携手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思路展开工作。

  “建议重点加快公共停车泊位、立体智能停车设施的建设。”陈伶俐表示,破解停车难的建议还包括,加大智能停车设施建设及产业化发展的协调力度;在中心城区率先统筹综合治理停车难的试点区;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停车设施建设及产业化领域;进一步完善2018年10月1日施行的《广州市停车场条例》,加快推进广州智能停车产业健康发展。

  何东海现场回应表示,陈伶俐委员的提案切中关键问题。缓解结构性停车难问题,须提高停车产业智能化、市场化的水平。“我们正在开展全市停车资源普查工作,编制广州市停车场专项规划,包括智能停车行业发展。同时,抓紧建设‘全市停车信息综合服务平台’,预计可以在今年内建成。”

  何东海介绍,交通运输局的具体治理措施还包括,鼓励共享停车设施的使用,配合发改委出台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此外,还将简化安装“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的审批手续。

  ■记者余秋亮 刘冠南

抱歉!“市场监测报告版块”文章仅限标准白金以上级别的会员查看,了解会员服务请点击网页右上角【我们的服务】,咨询电话:0531-88512040。
更多内容需要[登录] 查看!还没注册
特许经营市场研究报告
评论一下吧